2014年12月21日上午,社會學系第六期“喻晨學術沙龍”順利舉行。近30名學生參與本次沙龍,曹志剛副教授作為點評嘉賓應邀出席。
本次沙龍的主講題目是《家庭背景對城鄉教育不平等的影響及其時代變化》,主講人何大傑(2013級碩士)從選題背景、文獻回顧、研究假設、數據變量與方法、統計分析結果、結論與探讨等六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通過分析CGSS2010的數據發現,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城鄉教育不平等呈擴大趨勢,并且不斷由高等教育不平等向中等教育不平等集中;各家庭背景因素中,文化資本的作用始終是最大的,并且在改革深化期和大學擴招後被進一步強化。針對上述發現,該研究進一步探讨了可能的政策啟示。
主講人彙報結束後,到場師生開展熱烈讨論,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
2013級博士羅豔認為,該研究在文字方面可以更精簡,從理論到研究假設的過渡存在一些問題,研究假設也要進一步簡化。她還認為“限制教育市場化”的表述不夠嚴謹。
2013級碩士曾德進提出,用微觀的“家庭背景”解釋宏觀的“教育不平等”在措詞上有層次謬誤之嫌。此外,文獻回顧部分要更精确,研究内容的重點要突出。他還認為對時代差異的考察使用面闆數據更為合适。
2012級博士孫新華也認為該研究的文獻綜述存在問題,有理論觀點的羅列之嫌。在自變量的選擇方面,也要考慮一些重要的宏觀因素。
2014級博士黃春梅認為,該研究的主要内容沒有充分體現出家庭背景影響城鄉教育不平等的時代差異。
2013級博士劉丹指出,該研究的題目不明确,需要調整。研究假設的提出和表述存在一些問題。研究内容沒有聚集于主要自變量和因變量間的關系。數據分析結果的解釋也不夠嚴謹。
最後,曹志剛老師做了精彩點評。首先,他結合自己的學術經曆,鼓勵同學們要勇于提交文章,積極參與學術讨論;其次,他肯定了何大傑在學術訓練上花的功夫,強調“定量研究并不神聖”;接着,他指出了該研究在題目、文獻綜述、問題的提出、假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回應了曾德進同學關于截面數據與面闆數據的疑慮,他還建議該研究要增強對前人研究的延續性;最後,曹志剛老師闡述了自己對“教育不平等”這一領域的研究與思考,為同學們提供了發散思考的方向和空間。